建议人 | 张爱英 | 建议时间 | 2022-04-20 16:07:21 |
---|---|---|---|
建议内容 |
一、问题背景 2021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通过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明显改善流域生态面貌。这一战略定位,蕴含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社会发展规律,是黄河流域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协同化治理的内涵要求,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福祉观的具体体现。 2022年2月15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到203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2021年,德州市齐河县率先将62公里临黄堤堤防和7处广场卫生保洁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范围,取得了良好的防洪、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省委5月份后将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巡视,保护好黄河、金堤河沿线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二、我市黄河生态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聊城市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党政重要工作议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出台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分工、约谈问责等规范性文件,将环境保护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内容,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沿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已初步形成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安全长廊。聊城黄河河务局依托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北金堤百里风景区、艾山风景区等平台,扎实开展植树绿化行动,高标准开展聊城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堤防绿化长度143.88公里,树株存有量109.5万株,草皮覆盖超过1万亩,总绿化面积2.9万亩,高标准建设一处600亩黄河生态林场,基本建成由行道林、防浪林、适生林、护堤(坝)林构成的生态防护工程体系。 但随着黄河、金堤河沿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游人明显增多,生活垃圾也随之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一是金堤河沿线紧邻村庄,村民民房靠堤而建,沿堤群众违规在堤坡种植瓜菜、堆放秸秆,堤防管理范围内生活垃圾较多,严重影响黄河、金堤河沿线生态和人居环境;二是部分沿堤村庄存在将去世老人旧衣等丢弃大堤或险工坝头上的丧葬习俗;三是黄河、北金堤大多处在我市边界,地理位置偏僻,部分沿黄河、金堤河乡镇政府存在落实生态保护“最后一公里”主体责任弱化问题。 三、意见建议 针对沿堤垃圾较多、村民环卫意识淡薄等问题,现就全面推行黄河、北金堤沿线环卫一体化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针对沿黄群众主动参与、自觉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意识差,黄河工程、河道,特别是北金堤范围内生产、生活垃圾污染屡禁不止等问题,建议市委市政府逐级落实市、县、乡(镇)、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面向沿黄群众加强黄河战略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力度,由环卫部门牵头将黄河、金堤河沿线工程区域纳入全市环卫一体化范围,并建立执行奖惩激励机制,切实解决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是建议沿黄河、金堤河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引导,加大移风易俗力度,结合村规民约建设,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用文明习俗取代陈规陋习,解决北金堤乱扔衣物问题,逐步提高农村区域、黄河流域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确保沿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是强化生态廊道建设,抓住我省“十四五”期间构建济南—德州—聊城沿黄百里绿色长廊契机,由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多链条、多板块、多树种、多色彩打造聊城黄河生态屏障带,将黄河沿线打造成为一道靓丽的生态多功能景观线,正如孙爱军书记在参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东阿县代表团讨论审议时强调的“要在生态保护上树标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把生态这个最大优势保护好、巩固好、发挥好,推动东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市全省前列”的要求,抓紧抢占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新高地,确保“黄河战略”落实走在前。 |
答复时间 | 2022-05-08 16:07:14 | ||
办理类型 | 已解决 | ||
办理情况 |
张爱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护黄河、金堤河生态环境”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单位职能,现就强化生态廊道建设答复如下: 一是部门联动,盯紧抓实,稳步推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多次召开由相关单位、科室参加的座谈会、现场观摩会。如3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林长李长萍带队到东阿县开展黄河生态廊道建设等巡林活动。二是开拓创新,活动带动生态廊道建设。把义务植树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确定了“一起去尽责,情满黄河向未来”义务植树宣传主题、活动主题,大力宣传黄河文化、义务植树文化,通过网络、抖音、微信、媒体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市县林业干部分组深入机关、学校、乡镇街道解读义务植树形式的详细内容。主题宣传大大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认同感、责任感,提高了认识,凝聚了黄河情节,增强了尽责合力,“一起去植树”“人人去尽责”在聊城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三是结合实际,在黄河堤外1公里、5公里、10公里范围内制定了差异化发展目标,下一步将积极争取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各级专项资金。截至目前,东阿、阳谷县、莘县深入推进黄河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植树造林795亩,其中淤背区植树380亩。对目标范围内的农田林网、道路和水系绿化进行补植提高。推进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栽植高标准苗木240亩,加大森林公园范围内艾山风景区、鱼山曹植风景区的绿化,补种迎春、金森、竹子等苗木,对裸露地面铺设草坪,对景区停车场内的苗木进行补植。多链条、多板块、多品种、多色彩、独具特色的黄河百里生态长廊正初步显现。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林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热忱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林业建设,为建设生态聊城、美丽聊城提出更加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5月8日 |
||
主办单位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