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四季度进展情况
字号:
大 中 小



分工方案中序号 | 细化分解任务 | 进展情况 | 进度评价 |
33 | 鼓励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用地,引导建设多层厂房,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 提前部署开展批而未供处置,建立详实台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批而未供土地消化数量6980亩,任务完成率134%;完成闲置土地处置684亩,任务完成率153%,均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节约用地典型做法被《中国自然资源报》头版头条刊发。我局坚持引导建设多层厂房,在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对工业用地容积率不设上限。 | 完成 |
34 | 加快“标准地”供应。 | 全市全年供应标准地144宗,面积441.44公顷。将列入2022年供地计划的宗地全部录入土地菜单云服务系统,为企业看地选地提供了便利。 | 完成 |
80 | 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商贸物流、资源加工等特色强镇。 | 1、村镇规划方面,提前编制完成84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104个村庄规划任务,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应编尽编。在全省率先开展村庄规划立法,出台了《聊城市村庄规划管理办法》,被省厅列为全省唯一试点。 2、增减挂钩方面,报省政府批复建新区农转用面积727.62亩;报市政府批复拆旧面积242.9亩;验收复垦区10个,面积931.23亩,形成节余指标876.65亩。 | 完成 |
98 | 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60万亩,支持东昌府区、阳谷创建吨粮县。 | 耕地不合理流出问题核查整改成效显著,我市净增加耕地居全省第一位,获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表扬,被评为市政府系统先进典型,省厅向我市发来感谢信予以感谢。补充耕地项目不实核查整改从严从实,我市为全省首批解冻补充耕地指标的7地市之一。耕地保护长效机制日趋健全,巡田率从51.2%提升到95%以上,拨付耕地保护市级激励资金1161万元。“十三五”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期末考核,我市取得全省第四名的成绩。自然资源执法高压态势持续保持,全市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大幅下降。我市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典型做法被省厅向全省推广,获张百顺市长和王峰副市长批示表扬。 | 完成 |
115 |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科学制定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构建全市“一城、五区、多组团”发展布局。 | “三区三线”成果获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在满足永农划定任务前提下,全市城镇开发边界内新增加37.03万亩发展规模,主城四区城镇开发边界规模提高至223平方公里,留足未来发展空间。同步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成果。 | 完成 |
119 | 完成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支持东昌府区打造首善之区,加快茌平融入主城区步伐。 | 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通过专家评审,和高铁新区城市设计一并入选山东省城市设计典型案例。 | 完成 |
121 | 开展城市风貌设计,突出城市美学,彰显城市气质。 | 在《聊城市主城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包含城市风貌设计内容。 | 完成 |
140 | 推动东阿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黄河文化博物馆、西湾森林湿地等项目建设,支持曹植墓景区、蚩尤陵旅游区、位山黄河公园等优化升级,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聊城段建设,实施遗产保护利用工程,推动运河博物馆、中州古城、景阳冈等改造提升,彰显张秋、七级等古镇风貌,打造“大运河文化旅游带”。 | 西湾森林湿地规划编制工作初稿完成。
| 完成 |
154 | 整体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开展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持续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 扎实开展高唐赵寨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工作,并坚持以点带面,同步做好临清市烟店镇等6个乡镇省级示范镇申报工作。积极申请上级财政资金,累计修复矿山82处,治理面积7800亩,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 完成 |
155 | 实施黄河故道、沉沙池区生态修复工程,加快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 | 开展黄河生态廊道建设,黄河沿线完成209个村庄绿化美化提升,植树23.3万株;组织召开全省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暨全省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我市经验。 | 完成 |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