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解读:《聊城市城区河湖桥梁专项规划(2018-2030)》
字号:
大 中 小



一、制定背景
聊城水网丰富,水文环境独特,现状河湖桥梁数量众多。河湖桥梁景观是“全域水城”整体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市启动《聊城市城区河湖桥梁专项规划(2018-2030)》编制工作。规划于2020年4月7日经聊城市人民政府批复实施(聊政复〔2020〕45 号)。
二、制定过程
《规划》分别征求了东昌府区政府,开发区、高新区、度假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的意见。2018年11月9日通过了专家评审。2018年12月13日经聊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2019年4月28日-5月27日,进行了公示,广泛征求了公众意见。并按照有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2020年1月19日经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
三、主要内容
(一)规划定位
构建“城、水、人、桥”四维联动的空间景观风貌,形成“城中有桥、桥上看城、桥城互动、顺水融景”的桥梁景观格局。
(二)规划目标
按照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突出桥梁的使用功能,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文明,构筑城市陆水交通开放空间和滨水桥梁公共空间,形成城、水、桥、人四维联动的空间景观风貌,打造功能完备、整体协调、特色鲜明、自成一景的城市河湖桥梁体系。
(三)总体布局规划
对现状内运行良好、满足使用需求的桥梁进行保留,为191座;对交通瓶颈、净空不足、年久失修、风貌待提升的桥梁进行改造提升,为29座;结合交通、水系规划确定新增桥梁的位置,为169座。规划后桥梁共389座。
(四)桥梁风格规划
将桥梁风格定义为中式古典、新中式、现代简约、现代园林四种类型。
中式古典风格的桥梁,通过建筑构件、色彩等古典元素,体现聊城历史文化古城的特色。新中式风格的桥梁,现代与传统元素结合,形体对称均衡,细节典雅。现代简约风格的桥梁,从功能出发,简洁的几何线条,空间明确、色彩明快。现代园林风格的桥梁,融合园林手法与桥梁建筑,集景观、交通功能于一体。
(五)桥梁等级规划
将规划桥梁划分为三个等级。重点地段、能代表城市形象的为城市地标性桥梁,共6座,分别为王口桥、西关大桥、东昌大桥、湖南路大桥、望岳大桥以及高铁新城区范围内的城源路聊张桥;代表所在区域的为标识性桥梁,共14座,分别为光岳大桥、卫育桥、财干桥、东关桥、南关桥、北关桥、清风廊桥、聊大彩虹桥、中华路大桥、梁庄桥、财干大桥、中华路湖南河桥、凤城大桥和松桂大桥。基本满足城市功能的为一般性桥梁,共369座,构成“全域水城”桥梁体系的基础。
四、解读机构
解读机构: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联系人:刘一辉
联系电话:0635-8321612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