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土资源局检查指导新上项目
8月5日-7日,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人员对全市8县(市、区)新上项目进行检查指导。
针对最近个别地方打着扩内需保增长的名义实行未批先占或边报边建的现象,同时为更好的保护国家扩内需项目顺利实施,坚守好耕地“红线”, 7月27日,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党组会议,对近期国家、省实施的扩内需调结构重点项目、巡查发现和群众举报的土地违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决定彻底摸清在建项目底数,为重点项目全方位提供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平安落地、合法用地,同时坚决遏制违法用地。该局当天就下发了《关于认真搞好违法用地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县市局及分局利用一周左右时间对辖区所有在建项目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全面掌握用地项目情况,并要求各地在7月31日前将在建项目违法用地情况上报市国土资源局。8月5日-7日,该局根据各地上报情况,专门派出由局领导带队的4个组,对各县(市、区)及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在建项目逐一进行了检查指导。对符合国家政策和国家、省等各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项目,已办理用地手续的,指导用地单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正在办理用地手续的,帮助用地单位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国土资源方面的问题,提供用地政策咨询,指导督促办理用地手续,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持,确保项目用地合法,发展健康;对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项目以外的违法占地,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迅速组织人员查处,尽早将违法用地消灭在萌芽状态,切实坚守耕地“红线”。
今年以来,该局认真落实国土资源部和省厅部署的“双保”行动,将保增长和保红线两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推进工作开展。在坚守耕地“红线”方面:一是严格责任“保”地。该市将耕地保护列为县级政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明确县(市、区)长为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加强辖区内的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同时把基本农田保护纳入县(市、区)年度考核内容。二是严格报批“控”地。严格建设用地审批,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建设项目不报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报批,已批建设用地中有闲置土地的不报批,未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建设用地预审的不报批,将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各项最严厉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完善制度“管”地。严格落实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各项措施和保护制度,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积极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补划,确保全市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和周围生态不下降。四是开发项目“增”地。积极开展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和基本农田整理,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五是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护”地。把保护耕地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首要任务,定期、不定期开展执法巡查,继续完善与监察、公安、法院、检察院的联合执法、查处和移交机制,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的立体执法网络,降低破坏耕地违法行为的发生。
同时,该局积极主动为保增长提供最大支持。在规划修编时,留足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项目的用地空间;在指标使用时,优先重点保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点项目用地,全力保障扩内需保增长项目顺利落地。对国家批准拉动内需的项目和列入省重点投资项目,主动与发改、招商、经贸等部门沟通、协调,搞好衔接,建立项目提前介入机制,积极参与项目前期论证,及时做好项目用地预审、上报工作,做到关口前移。在审查到位的情况下,开辟绿色通道,按照服务优先,特事特办的原则,第一时间启动土地预审、征地和占卜平衡,有力促进了全市用地卷宗的快速运转和及时上报,保障了鲁西化工、高唐时风等11个重点项目用地6058亩,保障了国土资源保增长政策在聊城的全面落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