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设“新水城”实现“聊城梦”.
时间:2013-04-19 17:43:08
字号:
来源:市局纪检组

学习林峰海书记在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填空五十题

1、聊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聊城城市的品牌定位(江北水城·运河古都)。

2、聊城目前多项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在的情况是“标兵”越来越远,完全意义上的(“追兵”)已经(没有)了。

3、如果我们发展慢了,将会(步步被动,处处受限),如果不(大步向前、奋力赶超),聊城市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最终损害是聊城人民的(根本利益)。

4、在现在聊城全省落后的状况面前,每一个(负责任的聊城干部)都会有一种“脸红”、“心跳”、“坐不住”的感觉;感受到空前的(危机)和(压力)。我们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各级干部的(危机意识)不够强,(发展压力)不够大,(创新办法)不够多,(工作精力)没有完全聚焦在发展上。

5、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成功争取到国家将聊城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融入了省会城市群加快建设经济圈,打造(山东西部)的经济隆起带,聊城一跃成为国家和全省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的(叠加区),具备了(“东融西借”)的重大机遇,聊城的发展面临(“东融西借”)的重大机遇,千载(难逢),同时又稍纵(即逝),必须抓住(用好),乘势(而上)。

6、“东融”就是要通过(融理念、融产业、融交通、融环境)全方位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在融入发展中实现(山东西部)率先崛起。

7、“西借”就是借助(中原经济区)这个国家战略的大舞台,做足做好,(借力)发展、(借梯)上楼、(借机)突破、(借势)而上这篇大文章,奋力抢占(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机制高点。

8、国家赋予聊城(中原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区性)交通枢纽、主要(产业)基地、鲁西内陆(开放试验区)、区域合作化(北部门户)等功能定位。

9、我们要借力中部地区(政策),办成我们过去想办而(办不到)的大事,突破影响发展而自己(解决不了的)难事。

10、通过借力(中原经济区)的广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加强(能源资源、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中原经济区中保持(优势)地位,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11、我们必须站在对聊城(历史)负责,对聊城(人民)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地促进聊城发展。

12、在聊城今后发展的过程中,仍需一支(务实奋进)的干部队伍,一支(高效精干)的企业家队伍,一支(勤奋敬业)的各类人才队伍。

13、省委、省政府对聊城的(发展)寄予厚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别无选择,唯有(大干苦干),唯有(跨越赶超)。

14、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任务,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凡是有利于聊城(发展)的,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凡是不利于聊城发展,就要(毫不迟疑)地去改。

15、全市每一个干部特别领导干部,都要做好(吃大苦)、(出大力)的思想准备,以我们的辛苦和奉献,实现聊城(东融西借、跨越赶超)。

16、“东融西借”是聊城的最大(机遇)。“跨越赶超”是聊城的(唯一)选择。目标是到2020年“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发行区”。

17、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在以下六个方面先行:一是争当(转调创)先行区;二是争当(交通发展)先行区;三是争当(对外开放)先行区;四是争当(生态文明)先行区;五是争当(文化繁荣)先行区;六是争当(民主改善)先行区。

18、从现在到“十二五”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三年的目标是在全省位次上(进二争三),“十三五”继续跨越赶超,力争在“十三五”末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19、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关键是打好从现在到“十二五”末的三年(攻坚战),必须实施好(八大富民兴聊战略):一是实施(百亿工业)战略;二是实施(双百大城市)战略;三是实施(立体大交通)战略;四是实施(生态聊城)战略;五是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六是实施(服务业倍增)战略;七是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八是实施(民主优先)战略。

20、“百千万”工程:“百”就是全市重点抓好投资过(百亿元)的大项目,各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重点抓好年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大企业。“千”:就是培植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和园区;“万”就是以抓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为重点、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发展,实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的目标。

21、“双百大城市”指聊城市区到2015年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的大城市。

22、要高起点搞好城市规划,形成(一轴两河三城)的城市格局,即以(光岳楼南北大街)为城市主轴,打造(京杭大运河)景观带、(徒骇河)风光带,以(徒骇河)为“纲”,推进(老城、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三城协调发展。

23、2013年要正式启动(南部)新城建设,构造新区(路网)框架,开工建设(南湖)水库,做到(三年)出效果;加快推进古城保护与改造工程,(两年内)竣工经营;加大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力度,(三年内)全面完成任务;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搞好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24、抓好县市城区(提升)工程。到2015年县市城区人口要显著增加。其中临清达到(35)万,茌平达到(30万),高唐达到(25)万,冠县、莘县、阳谷达到(20)万,东阿达到(15)万。

25、着力建设(市经济开发区、茌平、东阿)大三角地带,加强资源(整合)、(一体)规划建设,形成主动承接(济南)的积极态势,打造山东西部新的经济隆起带中的(隆起区)和中原经济区中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示范区)。

26、搞好小城镇(突破)工程。到2015年,高标准完成(14)个省市示范镇建设,乡镇(驻地)建设全面推开。完成(17)个乡改镇的任务,(100)个镇驻地人口达到(万)人以上。

27、抓好农村社区建设(千区)工程。采取(企业)推动、(产业)驱动、(强村)带动、(政策)促动的发展模式,完成(1000)个农村社区建设,让更多(农村群众)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28、(立体)大交通,今后三年要实施(5521)工程,构建(水陆空)大交通体系。即:5条铁路—邯郸铁路扩能改造(2013)年竣工通车,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争取(2014)年开工建设,推动(京九)高速铁路、聊城至(石家庄)铁路列入上级规划,第二个“5”是5条高等级公路,即德商高速(聊城)段、济聊一级公路(2015)年竣工通车,青兰高速聊城段(2013)年、南乐到朝城(2014)年开工建设,推动茌平至东阿高速列入上级规划。“2”是两条水路,即完成(京杭运河)和(徒骇河)通航的前期工作。“1”是聊城(军民合用)机场开工建设。

29、实施“生态水城”战略,形成聊城市区“四湖八河”的水系风光,搞好(东昌湖、铃铛湖)的景观提升和(南湖、莲湖)的开发建设,抓好(京杭运河、徒骇河、小湄河、南水北调干渠、二干渠、周公河、四新河、古漯河)的开发建设,实现(湖河)水系相连,游船通行。同时抓好(环境)治理工程。

30、抓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马颊河、古漯河、九州洼)等湿地的治理和保护,加强(东昌湖、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林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到201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达(65%),森林覆盖率达(40%)。

31、实施“农业(龙头)”带动战略,重点抓好(“龙头打造”)和(体系构建)工程。“龙头打造”工程,即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这个龙头,项目占地(4800)亩,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体系构建”工程,即建设聊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六大体系: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体系,二是农产品(加工)体系,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体系,四是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五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六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2、抓好“文化名市”工程,充分发挥聊城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策划包装文化(产业)项目,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33、抓好“旅游大市”工程,加快(水上)古城建设和业态规划在(两)年时间内,将其打造成(中国)独有,世界(一流)的旅游项目。加快(马颊河)生态旅游渡假区。(水浒)文化旅游区,(古漯河)生态旅游渡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到(2015)年,全市新增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新增(1)家五星级酒店和(10)家四星级酒店。

34、打造“物流强市”工程,重点建设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聊城(物流)园区、(汇通)金属商贸物流园区、(鲁西现代)国际物流园、(香江)市场扩建,(烟店)轴承商贸物流园区等6个交易额过(百亿元)的物流园区和交易市场。到2015年,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商贸物流企业达到(20)家。

35、抓好现代服务业突破工程,规划建设(金融)一条街,(冀鲁豫)康复医疗中心,(鲁西)教育培训中心,鲁西现代服务业(企业创业)中心等。

36、各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三年)倍增,有条件的实现(五年)翻两番。三年内形成一批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所有乡镇地方财政收入都要超过(1000万)元。

37、着力解决“干部积极性”的问题,加强市县乡干部的(交流)力度,让(县乡)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干事创业)的澎湃热潮。

38、实施“民生优先”战略,着力抓好(富民、惠民、安民)三大工程。

39、着力抓好“惠民”工程,着眼最普遍的民生,努力构建(“五大体系”):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三是建成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建立适应新型城镇化需求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五是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40、实行(“五大保障”)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提供有力(支撑)。五大保障:一是实行(大招商),二是建设(大园区),三是实施(大督查),四是作风(大整顿),五是营造(大氛围)。

41、实行“大招商”,一定要强化(拼抢意识),在招商引资上(出重手、见实招、见真效)。一要加(压力),把(招商引资)的氛围搞得更浓,二要明(思路),把招商引资工作搞得(更实),三要强(服务),把招商引资的(环境)搞得更优。

42、实行“大招商”要在全市上下喊响“招商引资(人人)有责”,谁招来商谁(好汉)、谁招不来商谁(废头)、谁给招商落地办实事谁(光荣)、谁吃拿卡要谁(可耻),把思想解放到(项目)谈成上,把工作做到项目(落地)上的口号。

43、实行大招商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严格(奖惩)措施。要坚持(奖得眼红,罚得心跳)。

44、建设大园区。(市经济开发区)和各县(市区)园区是经济建设的战场,开发区和各园区(不兴),聊城发展无望。为加强领导,市委市政府明确各县(市区)长兼任(园区书记),要求经济开发区和各园区:一要明确(赶超目标),二是拉开(赶超框架),三要强化(赶超措施)。

45、实施大督查。要(改进)督查工作,强化督查(权威),以过硬的(督查力度)促进跨越赶超。一是构建大督查(格局),二是强化大督查(机制),三是用好大督查(结果)。

46、用好大督查结果。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办法,按纳入督查范围工作的(完成实效)进行奖惩,根据促进发展的(成效和贡献)提拔重用奖励干部,树立用(制度)管人,靠(实绩)说话的鲜明导向,把干部(前途命运)交到干部(自己)手里,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让不干事、(不成事)甚至(误事、坏事)的干部没有(市场)。

47、作风大整顿。推进跨越赶超,(干部)是决定力量,(作风)是关键因素。针对群众反映强烈、严重影响(发展)的问题,(一环一环)地加大措施,(一扣一扣)的拧紧螺丝,扬(正气)、杀(歪风)、(治廉)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聚合力、(治乱)正风气。要求广大干部做到“三得”:即(说)得了,(下)得去,(撑)得住。

48、营造大氛围。要在全市喊响“以跨越赶超(论英雄)”、争当干事创业的(战斗员、运动员),不当不负责任的(评论员)、(裁判员)的口号。

49、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整肃)干部作风。切实做到(干得好)的得奖励,(贡献大)的先提拔,(不干事)的让位子,(说闲话)的挨批评,(违法)的受惩处。

50、进一步塑造(“自豪、创业、包容、奋进”)聊城形象,大力开展(“讲道德、重诚信、比赶超、促跨越”)活动,宣传(好典型),推广(新经验),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