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加强基础测绘工作 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时间:2009-08-27 00:00:00
字号:
来源:


加强基础测绘工作 大力发展地理信息产业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徐景颜

    当前,测绘事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以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等社会公共产品为目标的基础测绘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等为支撑,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的地理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并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产业相互依存,是测绘事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协调统一。
    一、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基础测绘主要是获取、处理和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的活动,是公益性测绘,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以满足全社会的公共需求为宗旨,由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投入,公益性测绘组织来实施,生产公共产品,面向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地理信息产业作为获取、处理和提供地理信息的产业,其发展的基本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的需求。
    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基础测绘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基础测绘成果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另一方面,地理信息产业是基础测绘的延伸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测绘成果的转化和增值提供了实现的途径,使基础测绘的作用得到延伸,为基础测绘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潜力。加强基础测绘为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有利于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繁荣必将为公共财政创造更多的税收,为加大基础测绘投入提供了前提。
    《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推进测绘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四项主要任务,即: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加强测绘公共服务、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确立了测绘事业四位一体的建设布局。其中,前三者都是基础测绘的主要内容,强调的是政府的职责。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主要强调企业在测绘事业建设中的作用,要求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大力发展地理信息技术,开发地理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对地理信息及技术的多样化需求。
    二、全省基础测绘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十一五”以来,全省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测绘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不断加大基础测绘投入,加快实施基础测绘规划项目,努力提高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建立了全省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完成了全省C级GPS网和三等水准网建设,建立了全省厘米级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市县普遍加密了D、E级GPS网和四等水准网,济南、青岛、淄博、日照等市建成了GP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全省GPS基准站网正在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获取与更新逐步加快。获取了全省2006―2007年度2.5米卫星影像和2007―2008年度0.3米彩色数码航空影像,建立了影像山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全省1:5万应用版地形图更新。加快实施全省1:1万基础测绘更新工作,累计完成全省陆域面积的80%,正在进行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约半数以上市县结合城镇地籍调查开展了城镇规划区1:500地形图测绘和建库工作,聊城、滨州等市还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利用1:500地形图缩编成1:1000、1:2000地形图。
    山东省地图集编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组织对地图集样稿进行专家评审,开展了地图集初稿协审工作,颜色符号设计、版式装帧设计等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组织编制了《领导工作用图》,为领导决策、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提供地图工具支持。滨州等市也启动了领导机关用图编制工作。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初见成效。与国家测绘局签署了合作建设山东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协议书,将我省纳入国家试点。进行了广泛调研,编制了总体设计(初稿)和工作实施方案。烟台、威海、临沂、聊城四市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试点项目,基本完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城区地址地名数据库建设,初步搭建了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并部署在局域网上,正在开展国土资源、公安、城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动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与省交通厅、民政厅、公安厅、气象局等签署了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建立了数据交换与合作机制。影像山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全省集约用海发展规划、海上山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并提供给省政府应急办等部门使用。“十一五”以来,省级累计向社会提供各等级控制点成果2.1万个,各种地形图5万多张(幅),各类遥感影像36.4万平方公里,为全省主体功能区等重大规划编制,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各种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估,文物、经济普查和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测绘服务保障。
    深化基础测绘成果的开发利用。制作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影像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为省领导研究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省发改委开展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测绘保障。编制了《北川县地图册》和各种抗震救灾专题图,开发了《山东省对口支援北川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对北川新县城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主动服务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开发了东平湖防汛决策三维支持系统、全省工商管理经济户口地理信息系统、全省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信息系统,开展了山东省重点地区矿山开采遥感动态监测、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服务工程等,提高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公共管理水平。
    测绘公众服务取得了新成绩。“十一五”以来,累计出版各种交通、旅游、区划等公开地图(册)和第十九届全国图书博览等专版地图400多种,满足了百姓出行、旅游、购物、展会的需要。临沂市开通了数字临沂公众地图网站,济南市开通了十一运会公益性地图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地图服务。青岛市编制了多种中、英文版奥帆赛公开地图,免费向中外游客发放,彰显了测绘公共服务职能。
    尽管我省基础测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相对短缺,省、市、县基本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没有实现必要覆盖。二是基础测绘成果开发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公众服务仍以公开版地图为主,网络地图、车载导航地图、手机等移动位置服务发展滞后。三是基础测绘公共服务手段仍以提供纸质地图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不能实现一站式网络化在线服务。四是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不健全,政策、标准缺乏,已经实现共享的范围小、深度不够。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
    三、地理信息产业方兴未艾
    积极的产业政策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对测绘工作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对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通过资金引导、鼓励技术创新和开展示范应用等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测绘局《关于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好测绘保障服务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0年推动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规模。这都对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一是政府管理决策需求,有关机构2007年通过对134个地理信息应用工程项目进行实际调查和分析发现,70%的项目属于政府应用项目,以电子政务为主,说明政府是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自来水、电力、电信等领域很早就开展了GIS应用,物流、交通、航海、监控等方面,卫星导航技术也广为应用。商业选址、金融保险、资源勘探等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巨大需求也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三是大众生活需求,车载导航在近年来大众地理信息服务方面倍受追捧,以网络和移动通信为支撑的地理信息服务将是未来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巨大的需求将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地理信息产业科技含量高,与当代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始终与人类最新科技发展步调一致。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代表的IT技术,以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的3S技术等,无不在地理信息产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3S技术集成应用,更是建立在这些高新技术的集成与融合之上。因此,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加强基础测绘,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加快发展
    2009年8月1日,《基础测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这是继《测绘法》、《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我国测绘法制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依法加强基础测绘管理,规范基础测绘活动,保障基础测绘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贯彻《条例》是当前各级测绘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尽快完成全省GPS基准站网建设,完善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加快省级1:1万基础测绘更新,年底完成全省数据采集工作,尽快建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加快市县基础测绘工作,实现“十一五”全省城镇规划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与建库的规划目标。建立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机制,采取定期更新和动态更新结合、全要素更新和框架要素更新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为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数量多、质量好、品种全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
    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体化的在线地理信息资源,构建分布式地理信息共享与应用开发环境,建设统一的地理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将使测绘从传统纸质地图、数据提供服务提升为在线地理信息服务,从以往的相对静态服务逐步发展为实时综合服务,不仅会带动我国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系统研发,而且将为一大批企业进行地理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提供开发环境,有力地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省级公共服务平台尽快启动实施,争取2010年底建成,初步实现地理信息在线服务。
    加快测绘技术装备现代化建设。测绘技术装备建设是基础测绘快速发展的保障,也是地理信息产业链中的重要内容,应纳入地理信息产业统筹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对现有的测绘仪器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与升级,全面完成省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集成项目和各级基础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应急测绘装备建设,提高野外测绘高新技术装备水平,增强数据快速获取能力。
    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就没有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继续深化与已签协议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合作,尽快与应急、地震、林业、旅游等部门签署协议,不断拓展共享与合作的部门和领域。根据测绘法律法规,以保障安全、高效利用为原则,加强地理信息共享法规建设,制定统一的地理信息标准,规范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断深入。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保密与共享领域的技术创新,切实从技术上突破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扫清障碍。
    基础测绘和地理信息产业分别代表了公益性测绘服务和经营性测绘服务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互相促进。通过《条例》的贯彻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基础测绘工作,不断丰富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提高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