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线角木蠹的综合防治措施(聊城市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2023年第2期)
时间:2023-05-31 17:49:01
字号:
来源:市林业发展中心

小线角木蠹蛾:又名小褐木蠹蛾,以幼虫蛀食枝干木质部,几十至几百头群集在蛀道内危害,轻者造成枝干风折,重者使树木逐渐死亡居民区树木或行道树遭受侵害后,在大风天气易造成安全隐患,主要危害白蜡、银杏、栾树、海棠、樱花、紫薇、山楂等。

、发生危害规律

该害虫一般2年发生1代(跨3个年头),以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复苏,5月中下旬至8月上中旬为蛹期,化蛹不整齐,蛹期约20天。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为成虫期,成虫羽化时,蛹壳半露在羽化孔外,成虫有趋光性,日伏夜出。成虫主要将卵产在树干分叉处、树皮裂缝、各种伤疤处,或者旧的排粪孔周围。卵粒数量不等,幼虫喜群栖危害,每年3-11月为幼虫危害期,小龄幼虫与老龄幼虫均在树蛀道内越冬,老龄幼虫在第三个年头于5月下旬化蛹。木蠹蛾蛀道互相连通,蛀孔外面有用丝连接的球形虫粪。

二、监测调查

主要监测成虫的发生时期、卵的出现时间和幼虫孵化、发育进度等情况,详见监测历。

小线角木蠹蛾

监测虫态

监测部位

监测时间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成虫

枝干

6.10-8.20

成虫羽化、枝干产卵

标准地调查

枝干

6.20-8.30

产卵量及孵化程度

标准地调查

幼虫

枝干

7.01-8.30

幼虫孵化及危害

标准地调查

三、防措施

1.人工防治:一是在成虫羽化盛期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发动群众人工捉拿在树干爬行或在树冠上补充营养的成虫。二是成虫产卵后,锤击产卵刻槽,杀死虫卵。三是及时清除危害严重且无防治价值的衰弱木,以最大限度消灭虫源。

2.诱杀成虫: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悬挂性诱捕器诱杀雄成虫两种方式均可显著降低成虫数量,压低虫口基数。

3.树干注药:在幼虫取食活动期,在幼虫蛀孔处用注射器注入菊酯类、有机磷类等杀虫剂2-3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孔,熏杀幼虫

4.树皮穿透剂+药剂:最佳喷药时期为7-9月,多次喷药,防治在韧皮部、形成层内的小幼虫效果最好;也可以在10月上中旬一次性喷药防治;翌年4-5月也可以

1)艾高特套装:侬悦强渗剂100ml+40%毒死蜱100ml(或15%氯氟·吡虫啉100-200ml),兑水30斤,用直喷头直接喷布于受害的树干肿胀和排粪处,喷湿略下流为宜。

2)透翠套装:树皮穿透剂200ml+10%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0ml,兑水60斤,用法同上。

3)国光秀剑套装:助剂(96%聚硅氧烷类化合物500ml)+秀剑(12%噻虫·高氯氟)500ml+必治(40%啶虫·毒死蜱)200ml,兑水30-60斤。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