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自然资源报》报道:用心用情便民利企
时间:2024-03-18 16:06:23
字号:
作者:杨丽 马辉 崔玉雪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微信图片_20240318155858_副本.jpg

用心用情便民利企

“工作人员上门告知办理不动产权证书的政策和程序,帮助我很快就办理完成,真是太感谢了。”日前,市民段女士将一面写有“上门为民解难题,贴心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山东省聊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近年来,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惠民利企为目标,凝心聚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优流程、减材料、降成本,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不动产登记“工作有态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2023年,聊城市共办理不动产权证书202531本,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明104817本,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63921件,涉及抵押金额1203.57亿元。

靶向聚焦 精准提供高效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登记服务,聊城登记中心结合实际,相继推出“帮办代办”、绿色通道、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延伸办理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全力打通不动产登记和企业、群众之间的“最后一米”,常态化搭建“交房即交证”场景,为广大业主办理落户、抵押贷款、划片入学等事宜提供便利,保障了购房人的权益。2023年以来,全市各不动产登记中心先后在孟达·颐和嘉苑、现代御园等115个小区开展“交房即交证”活动,为4万多户业主办理了不动产登记业务。为提高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便利度,聊城市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改革,以“不动产登记﹢联办平台﹢微终端”的方式,打通不动产登记、金税三期、银联商务等8个系统间的交互,突破系统壁垒,完善信息联动和数据共享机制,整合支付途径,将税款和不动产登记费2个款项生成1个收款二维码,做到前台缴纳、后台自动清分,实现办事群众申请登记“一窗受理、一窗办结、一次缴清”,大幅缩减了登记办税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23年,全市以“税费同缴”方式办理115件涉税登记业务,登记办税时间缩减30%。此外,针对二手房过户中“转贷”时间长、交易风险高等问题,聊城局联合市司法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印发《聊城市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服务实施方案》,采用抵押注销登记、存量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三项合一的组合模式,一次申请、合并审核、立即办结,既简化了流程,又降低了买卖双方因筹措过桥资金导致的高额交易成本,有效规避了传统模式下买卖双方有可能承担的“房财两空”的巨大风险,保障了双方利益。2023年以来,全市完成二手房“带押过户”110宗,涉及贷款金额1.5亿元。

科技赋能 构建便民利企新体系

“不动产登记申请受理完成后,智能审核即可启动,无需人工审核,系统自动比对不动产信息校验、限制性情况校验,自动审查登记要点,自动完成审核、登簿。”聊城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登记中心依托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探索土地及房屋抵押权首次登记、注销登记,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及抵押预告登记等登记业务类型实行“智能审核”服务。截至目前,已智能审核不动产登记业务1.2万余宗。登记服务创新升级,业务流程智慧简易,为企业和群众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有效提升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为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聊城市以主城区为试点,积极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零材料、无纸化”改革。主城区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不动产登记数据共享、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等,凡是能通过信息共享方式获取的材料,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对确实无法通过信息共享方式获取的必备材料,通过扫描、拍照等方式在线提供,电子文书与纸质文书具有同等效力,不再收取相应纸质材料。高频事项采用山东政务服务网提供的“在线身份认证”和“爱山东”App平台提供的电子签名(签章)技术替代现场申请的面签形式,实现不动产登记无纸化、全天候、全地域、零次跑的全程网办服务模式。同时,聊城登记中心在完成新增不动产电子证照制证签发的基础上,对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前的存量不动产开展历史档案电子化工作,积极推进存量房不动产权证书电子证照制证签发。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生成电子证书(证明)171.45万份,实现了主城区一城四区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全覆盖。权利人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经实名认证即可亮码、亮证,无须携带纸质证书,让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无证明”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改革创新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不动产“登记难”一直是影响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以实干作答,凭实绩交卷。2023年6月以来,聊城市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扎实推进房屋产权确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专项整治。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化解一类难题,聊城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准梳理堵点、难点,实行靶向施策,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范围的363个项目全部完成化解,切实解决了8.17万户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等了这么久,终于可以拿到证了!”家住聊医花园的业主于女士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后激动地说。为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质效,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聊城市将不动产登记服务网点延伸至开发企业、金融机构,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在银行、房产企业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762个。针对农村居民点分散、数量庞大的现状,为解决群众难题,实现不动产登记“就近办”,2023年11月8日,聊城局在度假区朱老庄镇便民服务中心先行试点设立了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站,承担农村不动产登记业务日常咨询、受理、发证等工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方便快捷地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今年,聊城局计划在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不动产登记窗口70个以上。


扫码使用手机浏览本页内容